文/罗华昌中医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图片
“罗医生,您好。我是您的粉丝,这几年一直被个问题困扰着。每次房事之后,我都会出一身特别厉害的汗,就跟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,之后整个人就特别难受,一点精气神都没有,浑身没劲,好几天都缓不过来。试过不少法子,也没太管用,听朋友说您调理这方面有经验,特地过来想请您给看看,能不能帮我缓一缓这情况。
在诊所上班这些年,见过不少人在性生活后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,像这位粉丝这样的情况也不算少见。他提到的事后暴汗、没精气神,其实和身体里的 “气” 有着密切的关系。气就像身体里的 “守门人”,负责把津液、精气这些宝贵的东西守在体内。要是气不足了,“守门” 的力气就弱了,津液收不住就容易出汗,精气关不牢,时间久了,整个人自然就显得没精打采。
尤其是性生活时,情绪激动,身体的气血调动得厉害,事后气更容易亏虚,这时候 “守门人” 没力气,津液就容易变成汗往外跑,精气也得不到稳固,身体自然就会觉得累、没精神。这种情况,有的人是因为气虚,平时就容易累,说话声音低,事后汗出得厉害,摸着手脚还偏凉;还有的人是阴虚,平时口干舌燥,手脚心热,事后出汗多,还觉得心烦。不管是哪种,时间久了,身体都会越来越虚,得慢慢调理才行。
碰到这种情况,应急的时候不用太慌张,先让身体平静下来,喝点温热水,躺着歇会儿,别吹风受凉。要是汗出得特别厉害,感觉头晕乏力,可以先含一小片人参,慢慢嚼服,能帮着补点气,缓解一下不适。
从调理的思路来说,不能光想着 “止”,比如出汗就硬止汗,那样治标不治本。得先把气补起来,让身体自己有能力 “守门”,同时兼顾滋阴,让身体里的 “津液” 和 “精气” 有生成的根基,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。
我平时调理这类情况,常用的方子是这样的:人参 30 克,白术 15 克,防风 15 克,浮小麦 30 克,煅牡蛎 20 克,五味子 12 克,麦冬 15 克,龟甲 15 克,甘草 6 克。
这里面,人参的量用得比较足,30 克能实打实补元气,气足了,“守门” 的力气就有了,不管是津液还是精气,都能守得更牢。白术能帮着人参补气,还能健脾,脾是气血生化的源头,脾养好了,气才有持续生成的动力,就像给 “守门人” 添了帮手。防风看似是散风的药,其实能带着人参和白术的药力走到体表,让补气的效果能直达皮毛,增强身体的 “防护力”,这三味搭配着,能让补气的力量更周全。
浮小麦和煅牡蛎是帮着收敛的,浮小麦能收虚汗,尤其是那种气虚导致的汗出不止,效果很平和;煅牡蛎不光能止汗,还能固摄精气,对这类情况中可能出现的精气不固也有帮助,两味药配合,能帮着减少津液的流失。五味子味酸,既能收敛,又能补肺肾,让气和津都有归宿,不容易外泄。
麦冬和龟甲是滋阴的,麦冬能润肺生津,避免补气时太过燥热;龟甲能滋补肾阴,填精益髓,给身体的 “根基” 添点养料,毕竟不管是气还是津,都需要阴液作为基础。甘草调和诸药,让整个方子的药性更平和,适合慢慢调理。
这个方子的思路,就是补气和滋阴兼顾,收敛和固摄并用,让身体在补的同时有收,在收的同时有养。用的时候得看具体情况调整,比如气虚明显的,手脚凉、乏力重,人参的量可以再加点;要是阴虚明显,口干、心烦重,龟甲和麦冬的量可以适当增加,防风的量稍减,避免发散太过。需要说明的是,文中提到的调理思路和方子仅作科普参考。中医讲究千人千方,每个人体质、症状不同,用药也大相径庭。若有房事暴汗等不适,千万别自行用药,一定要找专业中医面诊,根据具体情况辨证调理,才能更稳妥地缓解问题,这才是对自身健康负责的做法。
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?公众号留言,我为你专业分析
亲爱的各位网友,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公众号的关注。
在交流中,我发现不少朋友面对身体小状况时,不知如何应对,也不了解自身中医辩证类型,存在健康困惑。
现向大家说明:欢迎在留言区留下健康问题,我会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,为大家做辩证分析。
但因网络交流限制,无法面对面详细诊断,所以我只能提供辩证思路,不能给出具体用药指导,望理解。
我会每天挑选并回答 几个网友的辩证问题,认真对待每一条留言并详细回复,希望能帮大家了解身体,树立正确健康观念。
本文内容原创,如有转载请标明 “转自杏仁弘道公众号”,侵权必究。最后,希望朋友们再关注《杏仁弘道》及《华康中医综合诊所》两个公众号,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!
版|权|声|明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蚂蚁配资-股票10倍杠杆软件-配资操盘推荐网-最大的线上实盘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